作者:小一 时间: 2023-09-25 11:13:57 阅读:(6)
爱流行导读:本文是爱流行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湿地植物四大类型”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湿地植物有哪些1、沼生型植物
湿地中湿生植物种类繁多,如湿生鸢尾类及石菖蒲、海芋、芋类、水八角、水虎尾、芦竹、荻类、稻、野生稻、睡菜、苔草类、慈姑、莎草类、毛莨类等。
2、挺水型植物
挺水植物株形高大,直立挺拔,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挺水型植物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上部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如莲(荷花)、千屈菜、菖蒲、水葱、藤草类、香蒲、芦苇等。
3、浮叶型植物
浮叶型植物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而它们的体内通常储藏有大量的气体,使叶片或植株能平衡地漂浮于水面上。浮叶型植物如王莲类、睡莲类、萍蓬草类、芡实、苔菜类等。
4、漂浮型植物
漂浮型植物根不生于泥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漂泊,多数以观叶为主。漂浮型植物如浮萍、满江红、燃鳖、大漂、槐叶萍、风眼莲、水蕨等。
5、沉水型植物
沉水型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体之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中空气极度缺乏的环境种进行气体交换;
叶多为狭长或丝状,植株的各部分均能吸收水中的养分,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水质会影响其对弱光的利用:花小、花期短,以观叶为主。沉水型植物如海菜花类、黑藻类、金鱼藻类、眼子菜类、苦草类、水筛类、水毛茛类、狐尾藻类等。
湿地包括哪些植被类型1、沉水植物。有黑藻类、金鱼藻类、眼子菜类、苦草类、水筛类、水毛茛类、狐尾藻类等。
2、浮叶植物。有王莲类、睡莲类、萍蓬草类、芡实、苔菜类等。
3、漂浮植物。有浮萍、满江红、燃鳖、大漂、槐叶萍、风眼莲、水蕨等。
4、挺水植物。有莲(荷花)、千屈菜、菖蒲、水葱、藤草类、香蒲、芦苇、水烛等。
5、沼生植物。有泥炭藓、蘋、落羽杉、萍蓬草、水芋、野慈姑、芦竹、水稻、茭白等。
6、湿生植物。有湿地松、水杉、水松、鱼腥草、垂柳、水蓼、母草、半边莲、薄荷、水蜈蚣、芋、花蔺、水竹叶等。
湿地分类一、近海及海岸湿地
近海及海岸湿地发育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是海洋和大陆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在全球变化、防风护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近海及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以杭州湾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多为砂质和淤泥质海滩(除山东和辽东半岛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岸外),植物生长繁茂,潮间带无脊椎动物丰富,浅水区鱼类较多,为鸟类提供丰富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场所;南部以岩石性海滩为主,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湾或河口的淤泥质海滩分布有红树林,在西沙、南沙及台湾、海南沿海,北缘可达北回归线附近分布的热带珊瑚礁(钦佩等,2004)。近海及海岸湿地多分布在河口三角洲、沙丘间洼地、堤外洼地、泻湖及潮间、潮下带。
近海及海岸湿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红树林沼泽分布在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
·海草湿地位于海洋低潮线以下潮下水生层,生长海草植被,植物盖度≥30%。
·潮间盐沼由盐生植物组成,常见碱蓬茅草、盐地碱蓬、辽宁碱蓬、角碱蓬、海三棱藨草、獐茅杂草等,植物盖度≥30%。
·潮间淤泥质海滩植物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
二、河流湿地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河流众多的国家。流域面积在100km2的河流约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也有1500余条,这些河流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和辽河等流域内,共计860条,占1000km2以上河流总数的57%(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1995)。
我国河流多属外流型河流,其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其中,向东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钱塘江、珠江、澜沧江;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再向北经俄罗斯流入北冰洋。
我国内陆性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主要有4个地区(熊怡等,1989):甘新地区(占21.3%)、藏北与藏南地区(占7.6%)、内蒙古地区(占3.4%)、柴达木与青海地区(占3.2%),均属欧亚大陆内陆流域的一部分,由于距海遥远,干燥少雨,水系不发育,河流极为稀少,甚至出现没有形成河流的无流区。
我国河流虽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域内,河网密度多在500m/km2以上。
河流是地理景观中较活跃的要素之一,在地表物质迁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熊怡等,1989):我国河流每年从陆地有26000亿m3的径流汇入海洋,成为海陆之间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河流每年从山地和丘陵地区带走约35亿吨的泥沙,沉积在低洼地带和海洋中;我国河流每年搬运约4.5亿吨各种盐类,其中4.0亿吨带入海洋,0.5亿吨沉积在内陆盆地中。
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地区差异很大,以长江流域片最大,为9513亿m3,其次是西南诸河片和珠江流域片,分别为5853亿m3和4685亿m3,海滦河流域片最小,仅为288亿m3,全国年径流总量比较丰富,为27115亿m3,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8大江河中,年径流深以珠江最大,达751.3mm,其次为雅鲁藏布江687.3mm,辽河最小,为64.6mm,最大最小相差10倍以上(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1995)。
河流泛滥平原湿地即河流泛滥洪水淹没的湿地。近50余年来,由于各种水利工程修建,特别是沿江、河筑堤,使洪水控制在沿河窄长地带,只有大洪水年才能漫堤进入堤外平原。因此,随着水利工程修建和控洪级别的提高,堤外的泛洪面积逐渐变小。但堤内泛洪湿地一般比较发育。
泛洪湿地主要由各类苔草、禾草、灌丛植物组成。在常年积水的牛轭湖湿地生长各种水生植物和苔草、芦苇等沼泽植物;季节积水湿地为沼泽化草甸和灌丛植物。
三、湖泊湿地
我国幅员辽阔,天然湖泊遍布全国,无论高山与平原,大陆或岛屿,湿润区还是干旱区都有天然湖泊的分布,就连干旱的沙漠地区与严寒的青藏高原也不乏有湖泊的存在。各民族对湖泊的习惯称谓也有所不同。一般在太湖流域称荡、漾、塘和氿;松辽地区称泡或咸泡子;内蒙古称诺尔、淖或海子;新疆称库尔或库勒;西藏称错或茶卡。
根据全国湿地调查,全国现有大于1.0km2的天然湖泊总面积为835.15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87%。这些湖泊各具特色,有的深居高山,雪山环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有的静卧平原,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充满生机和灵气地散落在华夏大地之上,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风采,给人们带来许多美的享受。
湖泊是在一定的地质历史和自然地理背景下形成的。由于我国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湖泊成因和演化阶段的不同,显示出不同区域特点和多种多样的湖泊类型: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有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湖泊;有浅水湖,也有深水湖;有吞吐湖,也有闭流湖;有淡水湖,也有咸水湖和盐湖等等。
中国的湖泊分布广且不均匀。按着湖群地理分布和形成特点,将全国划分5个主要湖区:青藏高原湖群、东部平原湖群、蒙新高原湖群、东北平原及山地湖群和云贵高原湖群。长江中下游及青藏高原是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根据成因,我国的湖泊可划分以下8种类型(王苏民等,1998):
·构造湖
·河成湖
·火山口湖
·堰塞湖
·冰川湖
·岩熔湖
·风成湖
·海成湖
四、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简称沼泽湿地),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我国沼泽湿地面积2173.29万hm2,占天然湿地面积的46.56%。
沼泽的特点是地表经常或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具有特殊的植被和成土过程,有的沼泽有泥炭积累,有的没有泥炭。
沼泽湿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有的形成藓丘,伴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一般有薄层泥炭发育。
◆草本沼泽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莎草沼泽、禾草沼泽和杂类草沼泽,植物盖度≥30%。有泥炭或潜育层发育。
◆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常见有桦、柳、绣线菊、箭竹、岗松、杜香、杜鹃等,植物盖度≥30%。一般无泥炭堆积。
◆森林沼泽以木本植物为主,常见有落叶松、冷杉、水松、水杉、赤柏等,郁闭度≥0.2。一般有泥炭或潜育层发育。
◆沼泽化草甸包括河湖滩地,因季节性和临时性积水而引起的沼泽化湿地。无泥炭堆积。
◆内陆盐沼以一年生或多年生盐生植物为主,如盐角草、柽柳、碱蓬、碱茅、赖草、獐茅等,植物盖度≥30%,水含盐量达0.6%以上。一般无泥炭形成。
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藓类沼泽和部分草本沼泽多分布在森林地带的林间地和沟谷中;草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多发育在河(湖)泛滥平原、河漫滩、旧河道及冲积扇缘等地貌部位。草本沼泽中嵩草、嵩草-苔草沼泽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宽谷、河漫滩、阶地、各种冰蚀洼地(古冰斗、围谷、冰蚀谷湿地)等地貌部位。
沼泽湿地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但是在寒温带、温带湿润地区,沼泽湿地分布比较集中。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三江平原、辽河三角洲、青藏高原的南部和其东部的若尔盖高原、长江与黄河的河源区,河湖泛洪区,入海河流三角洲及沙质或淤泥质海岸地带沼泽湿地十分发育。
五、库塘
库塘湿地属于人工湿地,是指为灌溉、水电、防洪等目的而建造的人工蓄水设施。
全国各地都有零星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上游以及天然湿地集中的周边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是我国库塘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根据2002年全国湿地调查的统计结果,全国库塘面积为228.50万hm2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