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一 时间: 2024-03-18 19:58:15 阅读:(3)
爱流行导读:本文是爱流行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郝劭文就女儿被霸凌事件再发声”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从小郝劭文就展现了不俗的表演天赋,幽默、臭屁还听话懂事。在银幕上,小时候郝劭文扮演的形象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据悉郝劭文就女儿被霸凌事件再发声,这是什么情况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郝劭文就女儿被霸凌事件再发声
1月17日,郝劭文就女儿“被霸凌事件”再发声:“校方代表承诺学校将整改管理制度并且落实,私下向四位受害者家属及孩子们道歉,但为了其他家长,校方不会对此公开道歉。”
半个月前,#郝劭文妻子曝女儿遭遇校园霸凌#话题冲上热搜,郝劭文也发布视频称:“此事的发生不是一天两天。”随后,当地官方通报称教育公安等部门已开展调查。
18日,#郝劭文就女儿被霸凌事件再发声#又一次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议论。
值得关注的是,当校园恶性霸凌事件发生后,校方似乎习惯性选择“冷处理”。学校为何会这样选择?这又将对校园霸凌相关者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能做什么?
校方第一时间选择“禁声”并非个例
在校园恶性霸凌事件发生后,以“禁声”或“冷处理”为第一应对反应的学校并非个例。
去年9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联合工作组通报了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发生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山西大同10岁男童持续两年遭受同寝2名男生欺辱甚至性侵,因校方的持续不予以重视,以及对方家长的漠视,最终导致受害者家长选择以视频公开的方式向外界求助。
去年10月底,湖南娄底一名家长公开发文称,自己就读于娄底市某乡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10月20日中午午休时,遭班内10余名女生霸凌及性霸凌。文中透露,截至10月28日,“校方依然无动于衷”。这期间,该家长曾到访学校沟通相关事宜,但学校以视频设备老化为由搪塞警方调查。
在面对极端校园霸凌事件时,校方“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消极态度,不仅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二次伤害,同时也势必造成对施暴行为的错误引导。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琳琳表示,对于旁观学生而言,校方就施暴者和霸凌事件的处理态度,将影响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可能会给他们造成“校园不安全”的负面印象。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旁观学生产生“施暴者很威风”的错误观念,从而诱发更多模仿行为。
校方“禁声”是否有意而为?
对此,一名小学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从我们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出,95%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育引导改善和解决,但仍有5%的学生确实存在比较深刻的情感障碍,甚至反社会倾向。”该负责人透露,针对这样的学生,学校能做的少之又少。“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能做的只有请家长,情节严重的适当停课。”
对此,派派君查阅相关文件发现,在教育部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对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仅可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或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或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干预。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
给予开除学籍纪律处分的规定,仅适用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而在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特别明确提出,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该负责人直言,在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时,学校更像“弱势群体”。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能做什么?
有教育专家表示,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需要多方参与、多元防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
家庭要勇于担负责任。父母要转换教育方式,清理家庭环境中的暴力因素,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要提升自我修养,发挥榜样作用,为孩子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好表率,引导孩子遵守人际交往准则;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学会互帮、互助、互爱;欺凌行为和暴力事件发生后,家长要及时进行亲子沟通,鼓励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学校要善于发挥作用。积极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教育,构建有效干预机制,完善预防流程,增强防治能力,提升防治效率;密切联系家长,掌握学生在家的生活状态,开设反欺凌家长课堂,提升家长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技能,共同防范欺凌事件和暴力发生;积极配合社会,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打造安全校园,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社会要积极净化环境。应加强对校园周边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排查力度,及时净化“隐蔽点”,清除校园欺凌和暴力的“作案地”。净化网络环境,遏制不良文化传播,防止暴力信息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社会要积极参与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引导公众理性关注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尊重事件客观性,既不漠视也不扩大。
校园欺凌是阳光下的阴霾,拒绝校园欺凌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号,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