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一 时间: 2022-08-27 17:03:09 阅读:(1)
爱流行摘要:网站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中秋节是纪念谁的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图】”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工作久了的人每天最期待的是什么呢?期待的事情之一肯定有假期。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节假日放假这个特定的含义,很多传统的中国节日其原本的含义已经被削弱了很多。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节假日背后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其实我们在享受传统文化,为我们带来的好处时,我们更应该要深入了解并积极宣传及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而这第一步,就是要自己首先真正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那么大家是否了解中秋节的来源和意义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关于中秋节是纪念谁的。
一、中秋节是纪念谁的
中秋节部分地区的民俗习俗与嫦娥有关,但嫦娥毕竟是传说人物,所以说不上是纪念。
中秋在古时,最重要的活动即是祭月。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此外,祭月还有祭拜月神的意思,月神在道教即为“太阴星君”,俗称太阴娘娘、月姑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地区把嫦娥当作是月宫的主人,即月神。但嫦娥和太阴星君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崇拜太阴星君,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中国民间一些传说中,有时也把太阴星君与恒娥仙子合并为一个神,认为其是一位绝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赏她,也因为这个缘故,八月十五日的太阴星君诞辰祭,都在入夜以后,面对当空的皓月家家户外围院,排设香案点上一对红烛,供上四色鲜果,焚香膜拜,气氛十分虔诚,而又带有几分闲情逸致之感。
二、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三、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从小学时我们就开始学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中秋节,我们知道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但实际生活中,我们或许疲于生存忙于生活的奔波,而疏忽了对家人的关心,或许趁着这个中秋节的由头,可以给家里人打一打电话说一说中秋节祝福语,或许中秋时,人不能团圆但心却可以团圆,希望屏幕之前的你都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显示全部
收起